S.l. [巴黎], 1742.
In-12 de (1) f.bl., (5)页 (包括插图), 111页, (1) f.bl. 全皮大理石纹精装当代版本, 带装饰的纽扣脊椎, 封面边缘饰金线, 红色条纹切面。当代精装版。
156 x 87 mm。
这是一本关于1742年彗星出现时由莫泊图创作的天文学著作的稀有原版。
Graesse, 珍本书籍宝藏, IV, 448;Barbier, 匿名著作词典, II, 1207;Brunet, III, 1543;Quérard, 法国文学, V, 642;Houzeau-Lancaster 5826;DSB 9, 186;Lalande, 418。
仅有的几本采用厚纸印制的稀有珍本之一。
在这本写给一位女士的书中,莫泊图在研究一颗曾于1742年引起巴黎激动的彗星之前,撰写了一篇天文学论文。
这篇信中提到的彗星于1742年3月2日在巴黎天文台被观测到。作者在信中解释了牛顿的体系。
莫泊图在他的彗星信中,考虑到1680年的彗星在靠近太阳时获得了极大的热量,他似乎认为如果彗星靠近地球,它会将地球焚烧成灰烬或玻璃化,而如果只有其尾部触及地球,地球将被炽热的、有破坏性的蒸汽淹没。
皮埃尔-路易·莫罗·德·莫泊图(1698-1759)是一位法国哲学家、几何学家和天文学家。
为了向当时的科学家学习,他结识了伯努利、拉康达米纳和伏尔泰,而伏尔泰成为了牛顿体系的热情信徒。伏尔泰将他介绍给杜霞特夫人,并带他去锡雷,在那里他遇到了向侯爵夫人教授莱布尼茨哲学和数学的科尼格。
1737年,他被莫尔帕斯派往北极,与一个探险队一起测量北极圈附近的地面子午线度,实验性地证实了地球在两极是扁平的。
1740年,腓特烈二世任命他为柏林科学院院长。1743年,伦敦皇家学会和法国科学院向他敞开了大门。
他为地球的极弧测量、地球扁平形态的证据,特别是彗星轨迹的机制做出了贡献。
“他在1742年3月2日在巴黎天文台观测到的彗星,是他写给一位女士的一封信的契机,在信中他汇集了对这些天体的所有正确或错误的言论。 但是,他没有让人类安心,而是展示了彗星与我们的星球相遇时可能对宇宙造成的破坏。”(《一般传记》,34,389)。
“在《彗星信》中那些阅读到的细节,在当时具有吸引力,因为那时的天文学不像今天那样普及。根据莫泊图的说法,那颗彗星可能会夺走我们的月亮,而且‘如果我们仅仅因此而解脱’,他说,‘我们不应该抱怨’。”(P. Levot, 布列塔尼传记, II, 428)
莫泊图“大部分书籍都致力于对当时彗星的知识状态进行了清晰的总结,其中包括对牛顿太阳系动力学和哈雷对彗星轨道的英勇计算的概述。这演变成了牛顿宇宙学分析力量的一个范本。在此过程中,彗星极其椭圆的轨道颠覆了任何基于围绕太阳旋转漩涡的宇宙论。莫泊图选择的彗星讨论的风格和体裁再次使他在文学科学中掀起了一场轰动。”(Terrall, 压平地球的人:莫泊图与启蒙时代的科学, pp. 193-95)。
珍贵的荷兰厚纸版本,包含由毛金设计和迪兰雕刻的彗星插画,完好保存在与时代相符的装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