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样式定义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Tableau Normal”;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serif”;} 大阪, Itanya Mohee, 1689.
5部分分装在6卷4开本中,分别为32、31、37、31、33及54页。用日语雕版印刷在米纸上。大量手稿注释以红墨水用汉字书写。
保存于其原有的蓝色册子中,采用东方装订方式,标题页面后加了旧纸上书写的题字。些许磨损痕迹。封面上有印章。蓝布保护套。
222 x 160 mm。
阅读更多
st1:*{behavior:url(#ieooui) }
/* Style Definitions */ table.MsoNormalTable {mso-style-name:”Tableau Normal”; mso-tstyle-rowband-size:0; mso-tstyle-colband-size:0; mso-style-noshow:yes; mso-style-priority:99; mso-style-parent:””; mso-padding-alt:0cm 5.4pt 0cm 5.4pt; mso-para-margin:0cm; mso-para-margin-bottom:.0001pt; mso-pagination:widow-orphan; font-size:10.0pt; font-family:”Times New Roman”,”serif”;} 日本出版的第一本天文学书籍的稀有和珍贵的原版。
宫岛和彦,日本天体图,第590页;安妮克·厚里奇,江户时代的日本数学,1994年,第266页。
Tenmon Zukai(用图形解释天文学)是京都天文学家井口常宪的作品。
常宪深受其同事涩川春海 (1639-1751) 研究的影响,他于1669年进行过该国首次天文观测。他研究了月亮、太阳和行星的运动以及月食,利用这些新数据创建了日本的第一个历法,即贞享历。
井口的著作基于涩川春海更新的数据,但同样显示出受西方天文学通过汤若望和南怀仁作品影响的迹象。
此书分为5部分,专注于数学天文学。它讨论了行星系统和天体运动、月相和轨道、季节以及日食预测。
丰富的插图包含50幅木刻版画,其中4幅是双页,展示了文本中介绍的天文学知识。在这些版画中,有星图、月相图以及东半球地图。
这张东半球地图受到了利玛窦1602年在北京出版并献给明神宗皇帝的著名世界地图的影响。众所周知,耶稣会士曾从北京寄送数份此地图至日本。
井口的地图呈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特征:在日本的东南面,地图展示了两个虚构的岛屿:金岛和银岛。这些图示的来源尚不明确,但已知荷兰和西班牙的航海家在16和17世纪间徒劳地寻找这两个岛屿。
14幅版画在当时被部分上色。
« ‘Tenmon Zukai’ 是日本出版的第一本天文学书。虽然所有卷都提到对数学天文学的研究,但第一卷有圆形星图,第二卷有月宫图”(宫岛的引述)。
一本保存于其原始册中的极具意义且插图丰富的天文学珍贵书籍样本。
减少信息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