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本编号176)。
瑞士,Facsimilé Lucerne 版,1996。
大开本-folio (3) 席,96 席手工编号,(5) 席。文本中含84幅大型彩绘插图。
(-包括: 评论卷由François Avril, Marie-Thérèse Gousset, Jacques Monfrin, Jean Richard, Marie-Hélène Tesnière 撰写: 506, (1) 页四开本,黄褐色半小牛皮精装。)黄褐色全牛皮精装,三重金线边框,中心压有大型金箔纹章,脊柱呈神经状装饰,带有冠状字符的魔形框,两端的标题用红色摩洛哥皮革,装饰的边缘,内边金色滚边,镀金磨边。
430 x 300 毫米。
阅读更多
« 这个翻版是原稿的完全复制品 的第一部分 是保存在 编号为 ms.fr.2810 的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的手稿
此作品的独特印刷版限量发行 980 本 以阿拉伯数字编号并在全球范围内销售。
这本书是手工缝制的,绑缚在小牛皮内,镀金压印,并放置在中国丝绸锦盒中. »
« 1295年,马可·波罗在远行24年后返回威尼斯,他曾与父亲尼科洛和叔叔马菲奥一起,经中亚漫游到中国(”Catay”)和北京(“Chambalech”)。三年后, 在1298年,他用法语口述了他的游记,‘世界记述’ 这本书也被称为‘奇迹之书’, ‘百万’… 尽管原文已丢失,但大约150份古老的手稿流传下来,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其中一种称为拉穆休版本的在20世纪重新引发了对马可·波罗的研究。
马可·波罗讲述他所见或所闻;他提供轶事故事并强调所访问民族的日常生活、宗教和战争。他记录经济活动,描述动植物、和经过国家的城市…‘世界记述’ 记录了波罗一家的两次旅行,1260年没有马可,1271年和他一起分为三书:通过近东、小亚细亚和中亚到达卡塔伊的路线;在卡塔伊帝国的逗留;经东南亚海路然后通过印度到达小亚细亚的路线。 在整个叙述中,马可·波罗展现了一种记录精确性,有时不乏天真;所拥有的观察能力 在那个时代不常见,这可能解释了马可·波罗的同时代人最初相信他凭空想象。
‘奇迹之书’与皮埃尔·达伊的‘世界图像’一样,是哥伦布的参考书籍之一。»
(虚拟展览天与地, 法国国家图书馆)。
华丽的插图由84幅镀金加亮的缩影组成,其中一幅为全页,支持马可·波罗在亚洲旅行的叙述。
减少信息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