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1635年。
完整的五幅蚀刻版画套组。
(G. Duplessis 1071 到 1075 – A. Blum 1028 到 1032)。
325 x 255 mm。
第一版来自路易十三时期最令人钦佩、著名且稀有的法国版画系列之一,刻于1635年。
五幅版画都切割到框架,印刷品质量很高:每幅都放置在豪华榆木瘤框架中(510 x 450毫米)。
« 亚伯拉罕·博斯以其刻刀达到令人惊讶的高超技艺,以至于用单一技法完成整块雕刻,这种技巧以前只在雕刻刀中使用过,并且他并无模仿者。他绘画轻松自如,充满智慧,喜欢在迷人的构图中表现生活真实,令人联想到荷兰大师,表现时代的风俗。他的版画通过现代生活诠释宗教主题 (富裕人与穷拉撒路),剧院场景,历史事件,尤其是国内场景 (路易十四的诞生) 和富裕市民或贵族的场景。他在作品中表现法式贵族在教堂的生活、慈善和市民家庭的亲密场景时,不乏揶揄但始终精准。
马里埃塔合理地说,谈到博斯的版画:『… 他以朴素而真实的方式呈现了每天在市民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以至于几乎无法希望更有趣的内容。』亚伯拉罕·博斯始终保持独创性,不借用意大利艺术,他本质上是“法兰西”。他有时签名为Bosse和A. Bosse。
每幅版画都附有用拉丁语和法语写成的四行诗题。
“要忠实地描绘路易十四摄政时期及早期的法国舒适生活,必须转向亚伯拉罕·博斯的蚀刻版画。他典型地作为上层中产阶级的艺术家,他们的风俗习惯被他特别忠实、庄重、生动地描绘出来。
上层中产阶级通常是一个国家文化的支柱。正是由于他们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为国家提供了各类知识性职业,如法律、医学和神学。他们位于宫廷的轻浮和无产阶级的贫困之间。是他们购买书籍和艺术品,是他们支持剧院,培养音乐。” Carl Zigrosser. 《版画及其创作者》. 纽约 1974。
与数学家德萨尔格的相遇对他的才能产生了积极影响,使他深入研究透视法。他与勒布伦发生争执,指责他不遵守透视法,并发表了极为重要的《蚀刻艺术方法论》。
经典时期法国版画的伟大时刻之一。